公司介紹

產業類別

聯絡人

暫不提供

產業描述

社會福利服務業

電話

暫不提供

資本額

傳真

暫不提供

員工人數

6人

地址

暫不提供


社團法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(簡稱放伴)作為教學現場與公民議題之間的橋樑,致力於發展具有社會行動力的課程。 放伴成立於2020年,由一群各級學校教師與社會議題工作者共同發起,因為看見在教室內對於社會及生活無感的孩子,我們開始將公民議題帶入課程、融入教學,藉此引起學生對世界的好奇、帶給學生看世界的視野,以及面對未來的能力。 放伴(pàng-phuann)取自台語中農忙時節互相幫忙與協作之意,這正是我們的願景 ——陪伴老師與學生發展現代公民社會的行動力。

顯示全部

主要商品 / 服務項目

1/4
社團法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2022放伴行動紀錄
2/4
社團法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2022放伴行動紀錄
3/4
社團法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2022放伴行動紀錄
4/4
社團法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2022放伴行動紀錄

|2022年度放伴關鍵影響力| ★放伴轉化當代公民議題,以「培養未來人才能力」為目標發展課程 截至 2022 年,放伴共開發 4 套以「培養未來人才能力」為目標的課程模組,並影響超過 8500 位師生接觸創新議題課程,「這堂課讓我瞭解到自己隨時會掉進別人所設的框架,而如何試著去懷疑所接觸到的資訊、養成查證的能力,並時時刻刻保持思考,是未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。」學生的回饋讓我們更加確定,創新議題課程著實引發對於生活的好奇,並讓思辨力與行動力在學生身上萌芽。 常有人問我們,爲什麼是媒體議題?為什麼是移工議題?不是性別、人權、環保等議題,我們知道,每間學校、每位老師都有各自關注與著重的議題,然而「看見學生需求、回應教師需要」是我們最關鍵的理由,也是唯一的答案。 以媒體素養課程為例,根據放伴調查,近 6 成學生在問卷中表示「所學與生活脫軌,無法培養自主思考能力」,因此對未來感到擔憂。放伴並非要灌輸任何一種特定議題給學生,我們期待的是透過公民議題,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與生活周遭的關聯性,帶給學生看世界的思維與視野,以及面對未來的能力與態度。 ★正視教學現場的個別需求,提供多樣化服務形式 回顧 108 課綱對教師的期待,包含具有跨領域協同教學的能力、設計素養取向的統整課程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與實作等等,然而,我們看見的現實是,學校與教師在落實上充滿挑戰,師資缺乏、教學時間受限、教師對於跨領域教學的不熟悉、對於議題知識的不足⋯⋯,種種困難都成為一大的阻力。 放伴一路走來遇到許多用心的老師,很認真地想帶學生看見世界,他們並不是沒有意願,只是需要一點協助與支持,而放伴洞察個別教師的需求,並正視這些需求,提供多樣化服務形式。 面對課堂時間不足的教師,放伴推出 4 堂免費公開課程,以「一堂課也能上的議題課程」為亮點,提供可以快速上手、直接執行的範本;若是願意多花一點點時間的教師,光是 2022 年,放伴就舉辦 65 場研習,累計 12,462 分鐘,帶領參與者從零到一全面了解公民議題內涵,並初步瞭解其他學校施作課程的經驗;除此之外,也提供直接對學生的專題講座、暑期學生營隊等等。 ★與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,共創永續的優質教育 創新議題課程的推動並無法單打獨鬥,更不可能僅依賴少數組織或社群就達成,唯有全校教師一起努力,包含校長、主任,甚至是行政人員的配合與支持,才得以發展的更加完善,並發揮最大效益。 為了讓議題教育成為永續的優質教育,截至今年,放伴與 16 所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,引導 18 組教師社群進行跨域協作,共 130 位教師參與,平均花費 14 小時討論就能共創出完整學期課程,將議題課程的規模從「單次課堂」發展成「列為學期規劃、有機會年年執行的全校性課程」,讓議題課程不再曇花一現。 針對共備社群的調查,有高達 8 成的參與教師表示與放伴共備後「有助於連結更多備課資源」、「有助於設計符合生活情境的課程」、「有助於設計具跨領域知識的課程」,其中一位共備老師更開心的與我們分享:「跨領域共備的優勢,就是當我們看到一個議題概念,各科夥伴就能分享如何從擅長的角度切入課程,當每位老師都提出很棒的想法,並互相疊加,就能讓課程模組更完整。」這是過去教育現場鮮少有的互動經驗。 ★從校園到社會,用具體行動創造改變 議題教育的終極目標,是期待行動力真的能在社會中創造改變。 2022 年底,放伴邀集全國共 27 位中學生參與為期兩天的工作坊,來自不同學習背景的學生們互相交流經驗與激盪觀點,最後凝聚共識,產出 1 份以學生為主體的《學生自決媒體素養教育建議書》,並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與立委於發布記者會共同見證,以此回應教育部最新公布的《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》。 《學生自決媒體素養教育建議書》讓我們看見在議題課程的培訓後,學生得以展現突出的行動力,包含表達自己對生活、對課堂的觀察,甚或是對大環境的問題洞察,且這些觀察與看法並非只是抒發己見,透過引導、討論與思辨,學生能夠對教師處境與教育制度進行換位思考,瞭解各方難處與限制後,提出具體的解決行動與建議方案,並在自己可實踐的範圍內,慢慢創造改變。

顯示全部

公司環境照片(3張)

福利制度

法定項目

其他福利

|基本福利| ★除符合勞基法的勞健保、特休外,也有優於勞基法的假期,我們持續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,讓放伴的行動不只是改變社會,更要能好好照顧自己。 |其他福利| ★交通津貼。 ★每月員工增能/運動日,目前執行過:密室逃脫、看電影、羽球、保齡球、桌球、KTV(?)⋯⋯。 ★辦公室內零食櫃隨時補充工作能量。 ★不定期聚餐、員工旅遊。

智能客服
您好,我是您的智能客服 找頭鹿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