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橋慈惠宮媽祖廟位於新北市板橋區府中路八十一號,本宮正座落板橋區中心的繁榮地區。 清乾隆十五年(西元一七五零年)福建漳浦人林成祖招朋引伴遠走台灣‧‧‧。復耕墾【擺接堡】時,開鑿【大安圳】引水以溉耕田,為祈耕作有成,均有田頭田尾安奉土地公之信仰,當時有一位唐山師父從福建湄洲奉請一尊(有髮髻軟身)的天上聖母,渡海來台並築一茅屋以供奉,時地主鄉紳七十二賢士(並以漳浦之浦字)成立【天上聖母金浦會】,籌募經費築一小廟曰【慈惠宮】安置天妃。供善信焚香膜拜。之餘在現土城市(清水三角埤)及中和市(芎蕉腳)地區以媽祖會或天上聖母名義置產。 由於媽祖庇佑眾生,慈蔭廣被,香火漸次旺盛。時為同治十二年(公元一八七三年)後鑑於廟宇草葺,難耐經年累月之風雨侵蝕。逐有重修之議,經【擺接堡】境內善緣多方奔走呼籲,屋宇乃粗具規模。又經台灣首富林本源家,子輩林國芳先生召集陳元瑞、林欄波、楊早明三位先生,見本宮廟構簡樸,不敷使用,發起改建殿宇,同年三月興工,歷經一年竣工,奠定宏構基礎。光緒十七年(公元一八九一年)總理林新傳先生為恢復宮宇氣勢,將屋頂昇高一尺五寸,工程費用均由擺接保內漳州人地主捐出,工期五個月完成,至此廟煥然一新,光緒廿一年(公元一八九五年)十二月,前殿雷動,牆壁坍塌,管理人林清山先生,召集募捐修繕,於翌年五月修繕完竣,並在同年十一月十日舉行慶成大典。期間開山住持師父為淡屬僧會比丘上法下紀綱和尚。一代一代住持師父為曹洞宗順沙彌上慶下春號寬恩公和尚、敬琅公沙彌子上永下成珍公、金山禪師,到台灣光復後自木柵聘請俗名劉維昌上真下明師父住持。 民國六十四年,板橋市實施舊市區更新方案,拓寬道路,整修市容觀瞻,管理人朱茂陽先生乃策劃全面修建,組成修建委員會,推選劉屘先生擔任主任委員,暨全體委員協同努力籌募經費,改建二層媽祖殿及增建凌霄寶殿及三樓天公殿,於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開工,至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次第完成,歷時十載,完成三層樓式美侖美奐,肯構肯堂的宮殿式廟宇。民國七十四年本宮為遵照政府頒布【建全寺廟管理辦法】於民國七十五年元月十七日召開第一屆第一次信徒大會,並由信徒中依法選出管理委員二十一名,監察委員七名。三月十八日經主管機關台北縣政府核准組織【板橋慈惠宮管理委員會】。 現在板橋慈惠宮媽祖廟歷經第一、二屆主任委員邱海水先生、第三、四屆主任委員陳騰麒先生、第五、六屆主任委員曹盛浴先生、第七屆主任委員江清秀先生率全體委員,共籌宮務,齊心戮力為廣大服務善信興辦公益慈善事業,復興文化道德,興建慈惠大樓而努力。 本宮一樓正殿主祀天上聖母【板橋媽】,金龕前陪祀中壇元帥聖像,殿前有全省最高【一丈】的木雕神像【千里眼】【順風耳】護駕。偏殿【財神殿】供奉文財神比干及五路財神,【千歲殿】供奉五府千歲、五年千歲。 板橋慈惠宮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、工作團隊氣氛佳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入我們行列。
安太歲、光明燈、求姻綠、求功名、消災祭解補運、禮斗大法會、推薦拔渡。
面議